English

江苏“三下乡”经常化固定化

1999-01-19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拾峰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郑晋鸣通讯员拾峰)江苏省开展文化、科技、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已有4年,通过不断探索,形成了各部门通力协作,不搞突击、不走过场,逐步形成文化、科技、卫生常下乡的局面。

江苏“三下乡”活动逐渐走向经常化、固定化:在全省农村实施“百千万藏书育人工程”;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县发展“汽车图书馆”;为基层电影放映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、片源供应和技术辅导;加快县、乡、村有线电视联网工作;组织多个专业和业余文艺演出队,深入农村为农民演出等。截至目前,已送各类图书102.33万册,建农村图书室2000多个,苏州、无锡两市和苏北老区盐都县所有乡镇都建起了万册图书馆;送电影下乡3.3万场;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;举办了10期科普宣传周,组织农林、卫生专家深入苏北农村讲课、咨询及义诊,开展了对全省农村党员、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,普及培训基层党员、干部60余万人次,开展各类讲座6.56万场。现在,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2.7%,高于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以上。同时从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大型企业和经济厅局选派14名科技副县长,到各地主要贫困县加强科技扶贫和开发工作。1998年,全省下乡医疗人员15万人次,诊治病人404万人次,全省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60%以上。

江苏省还采用了“五方挂钩”的帮扶方式,组织省级机关、企业集团、高等院校和苏南发达地区参与,对淮北经济薄弱的县实行定点挂钩,由若干个部门、院校、企业集团抽调干部,再加上南北挂钩的苏南挂职干部组成省委扶贫工作队,到挂钩县帮扶。通过“五方挂钩”、南北挂钩、对口协作、扶贫到村、包干扶贫到户等形式,实施了扶贫通电工程、卫生改水工程、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多项造福淮北人民的基础设施工程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